【強制疫苗】公務員、政府 、醫管局、安老院舍等員工 所有學校教職員必須接種疫苗否則自費定期檢測
發布時間: 2021/08/02 16:06
最後更新: 2021/08/02 17:44
新冠肺炎疫情漸趨穩定,特首林鄭月娥今日(2日)與多名官員見記者,交代本港疫情發展和防疫措施最新安排。林鄭月娥宣布,第4波疫情終結,達至本地清零的目標,她同時宣布政府會做好建立抗疫屏障工作,包括更有系統控制抵港人士措施,以及所有公務員、政府員工、醫管局員工、安老及殘疾員工及中、小學、幼稚園等員工須接種疫苗,否則須定期自費檢測等。
最新疫苗接種中心分布:
林鄭月娥表示,今日聯同4名局長見記者交代最新防疫抗疫工作,由於近日未有源頭不明個案,4時30分的記者會已數周沒有舉行。她提到,自4月12日公布新抗疫路向,香港至今情況按早前預定措施可達至的成效,故宣布第4波疫情終結,達至本地清零的目標。她續指,看到各行各業及市民生活恢復正常,本地經濟開始復甦,經濟方面各項指標亦令人鼓舞,失業率明顯回落,料未來繼續改善。
她強調,政府會審慎嚴陣以待,雖然本地個案清零,香港每日的檢測量仍然很高,她感謝各大市民的配合,在防疫方面非常配合政府工作及利用安心出行等。
林鄭月娥亦提到,本地疫苗接種率仍有所上升,至今已佔本地人口47.9%,惟強調現今不是鬆懈的時候,全球疫情仍有嚴峻,並進入新一波疫情;加上變種病毒株廣泛傳播,風險較高,而本地的情況方面,489宗懷疑涉及變種病毒,當中108宗為已確認Delta病毒株。
故此,林鄭月娥宣布,建立抗疫屏障,首部份為外防輸入,故公布進入有系統管控系統,將「ABC」等劃分風險地區改為高風險、中風險及低分險三類地區。她指,不論三類地區,抵港人士均須出視72小時內的檢測報告證明,其中高風險及中風險地區只容許已接種疫苗的香港市民來港,非香港居民不能抵港。
【疫苗接種】派發即日籌將推展到60歲人士 下周一新增3間衞生署健康服務中心長者可打科興。詳情即看:【下一頁】
【疫苗接種】社交距離措施延長兩周至8月18日 收緊「B類」餐飲處所員工每7天一次檢測。詳情即看:【下一頁】
她續指,海外來港所有人士須強制隔離,已接種疫苗人士從高風險地區抵港的話須隔離21天、中風險為14日、低風險為7日。中風險地區人士若接受抗體測試並顯示為陽性,則可調整為7日檢疫酒店隔離及7日自行監察。如未接種疫苗,檢疫期則會有所增加,分別加至14日至21日不等。她亦宣布,所有與抵港人士有接觸的人士,包括機場工作人員、檢疫酒店職員及接載抵港人士司機等,必須接種疫苗。
另外,今日起所有未接種新冠疫苗的政府僱員,須每兩星期接受新型肺炎病毒檢測,9月1日起檢測須自費,不能再報銷。至於有醫生證明不適合打針的僱員,亦須跟從檢測要求,但檢測費用可以申請報銷。未有接種疫苗、沒有做檢測,亦未能提供合理原因的員工,可能會受到紀律處分。
林鄭月娥指,第二部分為提高疫苗接種率,故宣布所有公務員及政府員工9月1日起檢測須自費,另外醫管局員工、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員工及中、小學、幼稚園、特殊學校員工須接種疫苗,否則須定期自費檢測。她指,現時公務員接種率為70%、醫管工員工為約67%、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員工為約64%,而中、小學、幼稚園、特殊學校員工為47%。
被問到推行政策是否為「逼針」,林鄭月娥回應指疫苗接種計劃至今5個月,加上各大機構推出疫苗獎賞優惠,接種率至今有所上升,惟上升的幅度未如想像,人數亦未過一半。她指,各國有推行更多市民接種疫苗,亦有一般被認為很民主的西方國家有採取強硬措施要求市民接種疫苗,包括立法、強制接種疫苗才可進入某地方、要求學生要接種疫苗才可進入校園等,而特區政府今次要求相關群組檢測須自費的做法是溫和,亦不認為這是強制措施。
她說,不希望看到市民寧願自費檢測但不去接種疫苗,除非他們有健康的理由,但若為個人理由不接種疫苗,令香港社會不能達至群體免疫,故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是不能容許及容忍,故推出相關要求;亦指會因為疫情情況作出政策上的調較。
【開學安排】教育局公布學校師生已打兩針疫苗達7成 可恢復全日面授課堂及部分課外活動。詳情即看:【下一頁】
【外傭來港】外傭將可重新來港工作 將集中安排於1至2間酒店檢疫。詳情即看:【下一頁】
另外,東京奧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港隊今年創有史以來的佳績,時隔25年後香港再有金牌入手,另奪得2銀成績,而今日女子乒乓球代表隊進入女團四強(詳情即看:下一頁)。她在發言時祝賀香港女子乒乓球打入4強,取得振奮成績;又指所有本港運動員在奧運表現優秀,令她感受感動。
緊貼東京奧運及港隊消息,即看奧運專頁:https://bit.ly/3inwDGa
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https://bit.ly/3vw84v0
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即看:https://bit.ly/3cNFwr7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曾卓鋒